採用 3D 列印技術的低成本 Handie 義肢手掌,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即時偵測使用者意圖執行動作
由 Ross Wang 於 4 days 之前發表
文章分類: 機器人
對於有義肢需求的身障朋友而言,一個接近原生手掌動作的義肢幾乎都與所費不貲畫上等號而難以觸及 — 一方面是人類手掌的動作特別細膩,二方面則是通常而言這樣的身障人士,平常就已經要負擔相關醫療開銷,所以這樣子的需求在以往感覺比較像是奢求。不過,上圖這個名為 Handie 的仿生手掌,將很可能反轉這樣的現況,成為身障人士眼裡的一道曙光 — 此計劃主要希望能以低成本,開發出更廣泛功能且具備肌肉感應器(myoelectric)的手掌義肢。至於到底成本可以壓到多低,還有使用的是什麼關鍵技術呢?就請在跳轉後繼續閱讀下去了。
在該大學研究團隊最新開發的模組上,他們將 Handie 義肢的製作成本壓低到了 US$400(約 NT$11,800 / HK$3,100)以下 — 研發團隊以智慧型手機取代了昂貴的專用肌肉感應模組,用來感測身障人士健在肌肉對於動作所傳遞的訊號,直覺地操控 Handie 義肢執行手掌的細微動作;另一個降低成本的關鍵則是 3D 列印,透過這個現在十分流行的少量製模技術,使用者將可以用更低成本打造義肢零件進行制作或修復,而這樣也等於延長了產品壽命。而藉由此技術亦能更輕易地達成客製化的工作 — 畢竟每位身障人士的狀況也許都略有不同 — 甚至在技術或構造設計更進步之時,亦可以直接改版部分零件,而非以往需要再花費一次購買新產品的費用。
設計方面,開發團隊在這次的版本中新增了提升手指靈活度的特製機構,讓每隻手指分別僅需使用一個馬達即可靈活驅動三節關節。文後的影片可以看到義肢手指運作的實際狀況,稱之為「靈活」實在是當之無愧 — 從基本適應物品形狀的握持、物件在不同位置的適應甚至是僅使用少數手指的握持狀況都可以順利對應。
此計劃接下來的目標是希望能透過更縮小感測電路的尺寸,甚至改以全面無線化來增進便攜性。所以,誰說 3D 列印只是噱頭呢?單就這方面的應用而言,可預期的將大幅度的改善、解決人類的生活問題,單就這點就不僅止於商人眼中短視的商業利益貢獻而已了呢(啊… 說多了)。接下來可以觀看這個已入圍 James Dyson 設計獎(是的,就是那個 Dyson)的計劃影片,圖集中也有在本次的 Maker Faire Tokyo 記者會上展出主站編輯所拍攝的 Handie 義肢照片。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