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馬玥 發自北京
“3D打印技術是一種全新的製造技術,是對傳統製造技術有益的補充,而不是要全面替代傳統製造技術。”5月6日,中國3D打印技術業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表示。“3D打印技術不是什麼都能做,3D打印技術未來一定要發揮自身比較優勢。”他表示,未來3~5年將是一個很大的契機,預計3年后值能達到100億元。
此外,羅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3D打印在工業、生物醫學、文化創意領域的應用,今後至少是上萬億級的市場,而且還將帶動材料、軟件、教育培訓等龐大的業集群發展。
中國3D打印技術業聯盟的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3D打印值接近10億元,2013年,達到20億元,預計2014年這一數字將為40億~50億元,而3年后值將達100億元。
對於項目回報,羅軍表示,目前,3D打印還處於起步階段,要真正實現回報,還需5~10年。
羅軍表示,在國內,大多數目光還緊緊停留在案頭級3D打印機,嚴格意義上,案頭級3D打印機的科普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未來3D打印最核心的技術主要集中在工業級和生物醫學級領域。
羅軍稱,大致看來,目前3D打印在文化創意、工業、生物醫療、建築等領域的市場分別為30%、35%、30%、5%。
不過,目前國內的3D打印業依然處於“小而散”的狀態,缺乏對的龍頭企業和龍頭人物引領,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沒有打開應用市場。原因在於,首先,3D打印技術本身不是一項替代性很強的技術,沒有找準市場定位;其次,3D打印技術不是萬能的;第三,“小而散”的行業格局,不利於新興技術發展。
羅軍對記者稱,由於3D打印技術不是一項替代性很強的技術,加之3D打印行業普遍存在“小而散”的不利結局,導致用戶觀望的多,深度了解的少。要有效打開應用市場,除了科普教育外,還需要搭建公共性應用服務平台,促進企業抱團發展、集聚發展。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