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是噱頭?郭董太本位了!

    
    
3D列印是噱頭?郭董太本位了!
精密型量產不會消失,但其溫床肯定是來自個性化製造。 

【CTIMES 歐敏銓 報導】   2013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近來郭台銘的消息不少,從啟動鴻海世紀轉型分析、要在統一超商賣大電視、與徐旭東會面談4G、提出要從「科技製造」轉型為「科技服務」,到在股東會向股民鞠躬道歉 - 因股價表現太差!但讓人最傻眼的,是郭董所說的一句話:「3D打印不等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只是噱頭而已。」

郭董說3D列印只是噱頭,真是如此?(圖:法新社)
附圖 : 郭董說3D列印只是噱頭,真是如此?(圖:法新社)

當大家都看好3D列印的發展時,郭董卻獨排眾議地看衰,立論為何呢?根據訪問媒體引述,他強調鴻海導入3D列印已有三十年,「這技術沒什麼重要,只能看、不能用,最重要的是無法大量生產,因此不具有商業價值。」

真的是這樣子嗎?

前兩天,一個做電子設計的朋友,興致沖沖地從袋中拿出一組電子套件,說是漁船導航用的控制器。它的機體是圓椎形的上蓋、下蓋結構,聽說拿出去開模,恐怕要花上六、七十萬,但他現在用一台3D印表機就把它給印出來,成本不到二百元!

「把這些套件的3D圖畫出來,一個個印出來再組一組,就可以賣了。我們現階段只需要生產幾十個、最多上百個,買台3D印表機來印,真是太划算了!」

他買的是約六萬元等級的3D印表機,用的是ABS塑膠料,不論就強度和外觀質感來看,出貨到市場都沒問題。

「更重要的是,打印出來若不滿意,可以馬上用電腦改改,再重印新的出來!」這是傳統生產流程中難以實現的情境,當然,也不是鴻海樂意見到的改變。

從這個例子來看,?3D印表機是台能直接製造的生產工具,已是名實相符。然而,若只看到3D列印出來的機體外殼,卻忽略了裝在其中的電子零件,還不算看清這場革命背後的真正驅動力。

還有幾個朋友,都是資深的電子工程師,平時在上班,下了班就愛玩玩開放硬體「Arduino」,搞久了,也弄出一堆有用的延伸套件,可以提供驅動馬達、連結Wi-Fi、擴充影像擷取、感測光源等功能。他們將這些板子放到網路上賣,現在也買了3D列表機,要為這些板子量身定製機殼。看來生意是愈做愈大。

事實上,當開放軟、硬體結合3D列印,再加上網路、社群和群眾募資,發動「數位製造革命」的潛勢力條件才算都到位了。《長尾理論》和《自造者運動(Makers)》兩本暢銷書的作者Chris Anderson,就因愛上DIY搖控飛行器,其無人飛機事業從自家的餐桌展開,三年內成長到擁有兩間上萬平方英吋空間的廠房,業績年成長達75% – 100%。

「開放硬體結合3D列印,真是一門好生意,我們第一年就開始獲利了,因為做一個就賺一個,而且做的是全球市場!」這是Chris的創業心得。

這場邁向個人化製造的轉變,會不會發生呢?Chris指出,如果數位世界能引爆微型創業,沒理由不能在「位元」的世界也來一遍。

說到底,「量產」只不過是全球化、工業化下不得不的手段,如果可以,誰不想自己動手做,或至少請人為自己量身定做想要的東西呢?

所以,若因3D列印還無法用於大量生產而斷定它不具有商業價值,那郭董可真是太本位主義了。放眼未來,精密型量產製造不會消失,但量產的溫床肯定是來自利基型的個性化製造。

鴻海的股價若想翻身,眼光還得看得更長遠些。

(作者為CTIMES總編輯)

關鍵字: 3D Printing  數位製造  大量客製